| 设为主页 | 保存桌面 | 手机版 | 二维码

凡一五金

 会员未认证   18218287712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谭磊
  • 电话:18218287712
  • 手机:18218287712
友情链接
  • 暂无链接
 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凡一商城的工匠精神
新闻中心
凡一商城的工匠精神
发布时间:2018-08-03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94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凡一传承工匠精神,商城行销中国智造

 

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,总会蹦出一些新词汇,今年也不例外,当“工匠精神”被总理李克强播报后,在机器红利代替人口红利的转型升级中,备受业内关注。在企业家眼里,“工匠精神”就是做好产品、踏实务实;摒弃浮躁、宁静致远;精致精细,执着专一。中国经济崛起,自然需要从工匠精神,沉浸工匠角色汲取营养。

 

其实,作为国内首家传动零部件网上商城,东莞凡一商城也有一个工匠梦:专注直线导轨滑块、滚珠丝杆、轴承等进口产品的网上行销,为工业4.0和中国智造,提供五金机电一站式采购服务。

    

机器红利催生网上商城

 

在凡一商城总经理朱红平眼里,中国现在正围绕工业4.0发力,行走在中国智造的路上,此时强调工匠精神,这是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。

 

而在东莞,今年市政府1号文聚焦机器换人,用政策红利驱动转型升级。在需求侧方面,积极推动“机器换人”,扩大机器人应用示范市场,推动东莞制造智能化改造,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在供给侧方面,培育庞大的机器人使用市场,大力引进机器人智能装备企业,突破机器人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,加快培育发展东莞的机器人产业。

 

按照计划,到2018年年底,东莞市八成工业企业将实现“机器换人”;到2020年,将达到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超过120台。

 

这只是中国制造迈向智造迎接机器换人的一个缩影。

 

东莞用数据证明,在工业制造的路上,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。东莞市经信局针对2014年以来申报“机器换人”的1200个企业项目分析后发现,有75%的企业工人就业是持平或者增长的,减少的占20%左右,对工人就业并没有特别大的危害,甚至个别企业工人数量还有所增加。这不仅激活五金机电产业的配套服务,还会整合机器设备制造上下游产业,从而让中国制造脱胎换骨,真正走上智造之旅。

 

在江苏昆山,富士康工厂自2010年以来大量投入自动化智能生产线。有统计显示,在2013年至2015年间,其工人数量减少近一半;在广州、武汉的美的工厂,美的家用空调用工人数已经从2011年的5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2.8万人,未来将只保留三成工人。

 

用机器的地方多了,作为配套产业,五金机电商城应运而生。

 

以往,企业采购五金配件,大到数控机床、轴承,小到导轨、螺丝,一般都是由企业的机械工程师提供清单,然后由采购人员到五金城按图索骥。但随着采购企业需求激增,经销商忙碌时冒烟,轻闲时无人上门,一遇到配件缺货,等上三五天,也是常态。需求方急得团团转,也无济于事。而五金城里的代理商和经销者,受制于资金与场地,一般各自为政追求个性化经营,品种不齐全不成套、相互串货零星应付,迟迟得不到改善。

    

朱红平认为,五金机电配件实体店的短板,为五金商城网上行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在单个店铺,上千种产品往往堆得琳琅满目,但在选购时,却常常忙得手忙脚乱。而在凡一商城,包括直线导轨、滑块、精密模组、直线轴承、滚珠丝杆、电缸滑台、伺服电机、直线光轴、联轴器、滚珠花键等十多个大类超过30万个产品,却井井有条,一个采购清单录入后,24个小时内就能配齐发货。